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医美系列报告之“胶原蛋白”:技术升级拓展场景 胶原应用未来可期

2022-09-13| 发布者: 康保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技术持续迭代,胶原蛋白终端市场潜力巨大。①生物特性优,应用范围广:胶原蛋白具有亲水保湿性、强机械韧性......
西安夜场招聘

  技术持续迭代,胶原蛋白终端市场潜力巨大。①生物特性优,应用范围广:胶原蛋白具有亲水保湿性、强机械韧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特征,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皮肤护理等领域,2019年中国胶原蛋白在以上领域规模占比各48%/32%/14%。②制备技术升级,蕴含成长机遇:胶原蛋白目前制备方法包括碱法/酶法提取和基因重组两类,基因重组法制备产品因免疫原性低、水溶性好、变性温度高等优点,极大拓展了下游应用场景,胶原蛋白产业化空间有望向透明质酸看齐。

  应用场景一:皮肤护理需求高增,广阔空间大有可为。①医用敷料快速起量,功能性护肤长坡厚雪:中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67亿元快速增至2021年的259亿元,CAGR为40.0%,重组胶原类渗透率从2017年5.2%增至2021年18.5%,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至26.1%。而功能性护肤市场在生物活性成分应用助力下,有望从2021年的308亿元增至2027年的2118亿元,CAGR达到38.8%,基于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增速预计高于基于透明质酸的产品增速。②头部品牌抓住红利期形成敷料类先发优势,有望向全品类拓展:2021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CR5占比26.5%,敷尔佳、创福康、可复美等品牌均以医用敷料为核心产品,通过妆字号面膜等丰富产品矩阵,借助2017年以来小红书/直播等流量红利快速起量。我们判断,头部品牌通过逐步打磨C端方法论,有望基于敷料市场建立的初步品牌优势,打开全品类发展的广阔空间。

  应用场景二:医美级产品扩容,多适应症持续开发。①历史复盘:胶原蛋白填充剂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批准上市,性价比和安全性问题致其未繁荣发展;以双美为代表的国产胶原蛋白填充剂自2010年前后快速发展,改变此前国内进口为主的情况。②目前械三仅6款,重组胶原类产品逐步面市:上游技术壁垒高,市场参与者少,议价能力强。国内已上市的III类胶原注射产品仅6个,其中中国台湾双美主导大陆市场。锦波生物于2021年获批全球首个III类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储备产品位于临床和研发阶段。③技术不断突破,有望打开产业化空间:因制备、量产、存储难度大,胶原蛋白生产成本高,终端应用受限。我们认为,随着基因重组法制备的技术突破和产能建设布局,胶原蛋白医美针剂有望在多类适应症上凭借差异化优势打开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积极布局重组胶原领域、具备研发领先性的企业将优享行业成长红利,相关标的:华熙生物、贝泰妮、丸美股份、锦波生物,以及未上市的巨子生物、创尔生物、敷尔佳。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研发创新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海通证券)

文章来源:海通证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康保信息港 X3.2  © 2015-2020 康保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