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专属壁纸 只值50块? 老大爷带祖传青花大碗来鉴宝,声称价值150万。 谁知,专家看了一眼说只值50块,还评价说:“这碗假得一塌糊涂。” 老大爷顿时坐不住了,掏出青花大碗的鉴定证书打脸专家。 专家打开一看,证书竟然是自己鉴定签名的。 资料图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假的究竟是老大爷的碗,还是专家的鉴定呢? 价值150万的青花大碗? “一夜暴富”的梦想人人皆有,在收藏圈子格外多。 但当收藏者们怀揣着各自的宝贝,想要实现“一夜暴富”时,眼前却又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今天,找谁来给我们鉴宝呢? 前些年,各大鉴宝节目层出不穷,不仅观众们爱看,藏友们也仿佛从中找到了通向“一夜暴富”的捷径,有些人实现了梦想,但更多人却收获了残酷的结局。 资料图 在一次鉴宝节目中,一位老大爷“宝友”的经历,就让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 这位老大爷走上鉴宝舞台时,带着满脸自信的笑容,看来对自己的藏品胸有成竹。他带来的宝贝,是一件个头不小的大碗,看着像是青花瓷,上面装饰着各种繁杂的花纹,而且看起来非常古旧。 资料图 他的自信让观众都产生了好奇,也让专家们很感兴趣。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老大爷讲述了自己这件宝贝的来历。老大爷说,这件青花大碗是他的师父留给他的。师父告诉他,这个碗是他家祖传的,至少价值150万,一定要好好保存。 老大爷前些日子看电视,看到某鉴宝节目中,有人的青花瓷器鉴定出了高价,他就想起这个青花大碗,想知道它现在有没有升值,于是就带着青花大碗来鉴宝。 听到这儿,主持人和观众都对这个150万的大瓷碗十分好奇。 资料图 老大爷就在万众瞩目中,将瓷碗交给专家鉴定。 而专家拿到青花大碗后,只匆匆看了一眼,就说出了一句让老大爷当场血压飙升的话:“你这碗是假的。” 当场打脸专家? 可能是觉得老大爷血压还不够高,专家还补充道:“这个碗吧,说实在的,假得一塌糊涂。150万不可能,顶多50块钱。” 资料图 老大爷一听就坐不住了,二话不说,阴沉着脸站起来,朝着专家走过去。几位专家坐在一起,都被老大爷的这番举动吓了一跳,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那位专家心里也是一慌,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干嘛呀,要打我呀?” 没想到老大爷并不是要恼羞成怒要打人,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鉴定书,恨不能一掌拍到专家面前,让他仔细看看这鉴定书上写的什么。 资料图 刚刚做出只值50块钱的那位专家,打开证书一看,只见上面印着青花大碗的照片,还有一行由“北京故宫古陶鉴定中心”开具的鉴定证明,确定这个青花大碗是珍品,时间写的是2003年6月20日。 而在证书下方,还签着两个人的名字,盖着相应的印章。 其中一个名字,正是这位专家的名字! 资料图 老大爷解释说,这是师父交给他的配套证书,为什么同一位鉴定专家,时隔几年后,竟然会做出不一样的鉴定结果? 难道说这位专家也看走眼了?又或者他是故意说错的吗? 听到这里,现场观众都激动了,大家果然都很喜欢看这种当场打脸的情节。 而这位专家的脸色也有些挂不住了,顾不上旁边其他专家不嫌事大地起哄,他又仔细检查了老大爷拿来的这个青花大碗。 资料图 这个大碗周身装饰着图案细腻的海马纹,碗底内侧绘着海浪上的奔马,线条繁杂却不凌乱,颜色幽蓝淡雅,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瓷碗白色的部分微微泛黄,有些像清三代的制品。 青花大碗的碗底铺着碎纹,篆刻有8个清隽古字“大清乾隆年制珍宝”。乍一看,的确很像是几百年前,乾隆时期的古董文物。 资料图 要知道,青花瓷器一直都是古玩收藏界的抢手货,而且每次都能卖出高价。由于数量极其稀少,很多考古专家都以能挖出或者鉴定过青花瓷为骄傲。 2005年的时候,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个青花大罐竟然卖出了3.2亿人民币的高价。不过那个青花大罐是元代的,而老大爷的青花大碗是清代,年代晚一点,但只要是真的,起码也能卖到上千万。 但是,专家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这个青花大碗是假的。 他又仔细翻看了那份鉴定证书,片刻之后,他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恍然大悟地告诉老大爷:“您的这份鉴定证书也是假的!” “水实在太深了” 专家指着证书上鉴定单位“北京故宫古陶鉴定中心”的名字,称问题首先就出在这个单位上,该鉴定单位根本不存在。 其他专家也都附和称,没听说过这个鉴定单位。 资料图 其次,证书上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那两个专家签名。 专家称,上面的签字不是他本人的签字,这两个签字是一个人签的,两个章也是一个人刻的,用同一盒印油印的,所以这证书肯定是假的。 老大爷听了专家的解释,原本质问的表情也变了,有些不知所措。他连连请求专家再仔细看一下他的青花大碗,他的师父不会骗他的。 专家也很无奈。他拿着青花大碗解释道,这个碗确实看起来很像真的,但也就骗骗那些刚入行,没什么经验的新人小白了,因为它实在是假得一塌糊涂。 资料图 它的造假有多差呢? 用专家的话说就是:“都不属于一般的高仿的,就属于一般的仿古工艺品,青花料也用得很差。” 竟然连一般的仿古工艺都算不上,也难怪专家之前会说也就价值50块钱了。 老大爷还是不死心,他的心情可以理解,欢欢喜喜带着传家宝来鉴定,却突然得知原本价值百万的宝贝,其实一文不值,那份从天堂到地狱的失落感,不管换成谁都很难接受。 资料图 专家表示,其实像老大爷这样上当受骗的“宝友”可太多了。 自从2002年,国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私人收藏”改成“民间收藏”以后,行业便默认法律首次承认了民间收藏。收藏古董的人一下子翻了好几倍,这也就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真假文物商品化流动,以及一个鉴定需求市场。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收藏人群也突破了1亿人,在搜索引擎搜索“文物鉴定”,能看到1150多万个相关结果。 资料图 但是古董收藏行业的水非常的深,甚至可能是所有行业里水最深的。除了用赝品来骗人,后来渐渐也发展出用鉴定证书来骗人。 就连很多鉴宝节目,也经常会在鉴宝结束后,给出一份鉴定书。而那些需要一份鉴定证书来安心的,往往都是收藏小白。 专家告诉老大爷,很可能他的师父也上当受骗了,不然就是他师父也不是个“老实人”。老大爷得到了这样一个答案,也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事实上,就算是真的收藏品,在拿出来鉴定时,也很容易受到欺骗。 资料图 有很多藏友借着刮起的这阵鉴宝大风,纷纷将传家宝或者古玩藏品拿出来鉴定。一些鉴定专家就抓住这些人不识货,又迫切需要答案的心理,借着拿去拍卖作为理由,收取天价鉴定费。 搞收藏最重要的还是心理素质,千万不能轻信别人,相比“鉴定证书”,真正做到心里有数才更靠谱。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