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葵 巴尔扎特曾说: “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生活当中,如果我们做事用力过猛,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与幸福背道而驰。 真正成功的人,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是取决于他舍弃了多少。 只有把生活过成“节能模式”,去繁就简,才能在人生旅程中更上一层楼。 01.言语节能,不做无休止的争辩 《道德经》有言: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巧言令色,虽能占一时的上风,但忍辱不辨,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自媒体人文翼,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和单位一位前辈外出办公。 不到半个小时,二人就忙完了工作。于是,文翼载着前辈准备启程返回。 当车子缓慢驶进停车场出口时,文翼按照以往的经验,准备好了10元的停车费。 可收费口的老人,开口说:“一共是30元。” 面对高昂的停车费,文翼质问他:“你们这么高的停车费,也太不合理了。” 老人丝毫不觉得理亏,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停车费按小时进行计费。不满一小时的情况,就得按一小时计费。” 这种计费方式,让文翼憋了一口气,忍不住反驳道:“可就算停在市中心,一小时的停车费也不至于要30块钱啊?” 文翼的争论,让老人大为恼火。他气冲冲地回到传达室,关门关窗,往椅背一靠,悠哉地喝起了茶水,不再理会这两人。 看着纹丝不动的闸门,文翼准备下车找老人继续理论。但坐在副驾驶上的前辈,却牢牢拉住了他。 只见这位前辈来到传达室,诚恳地表达歉意,请老人不要计较。同时,他按照30块钱一小时的费用,结算了停车费。 面对文翼的不理解,前辈则耐心地开导他:“我们如果为了这点钱和老人僵持下去,只会延误后面的行程安排,因小失大。”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告诉我们: “赢得争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争论。” 是的,那些立场不同、价值观迥异的辩驳,最终消耗掉的,只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不与他人争长短,以退为进才能远离是非。 余生,学会开口慢半拍,才能给自己和他人留下更多回旋的余地,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02.情绪节能,不做无意义的内耗 “菲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在生活中,人活得很累的原因,就是内心戏太多; 那些出现在脑中的想入非非,其实都是给自己套上的精神枷锁。 当自我设定的各种角色轮番出场,人就会越活越累。 闺蜜李珊,就是一个容易“想太多”的人。 她给朋友发消息,对方过了一个小时还没回复。她心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了对方? 其实真相是,她的那位朋友正好在高速上开车,不方便看手机。 有次当她回到办公室,聊得正起劲儿的同事们,突然停了下来。她不禁又产生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大家孤立了? 但其实只是,李珊进来的时候,大家的话题刚好聊完了而已。 还有一次,同事们一起组团去参加行业比赛,在比赛结束后,大家相互合影拍照。 可当她刷朋友圈时,发现同事只发了和别人的合影,却唯独没发和她的合影。她的情绪瞬间低落,觉得自己被同事针对了。 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们合影的背景,正好是对手公司的宣传版,所以同事就没有用那张照片。 这样的种种胡思乱想,让李珊常常处在情绪内耗当中,事事心累。 稻盛和夫曾写道: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内耗:别人的一句话,会拿出来反复咀嚼;过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这种精神上的消耗,往往比肉体消耗更煎熬。”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胡思乱想,往往会放大那些令人失望的小细节。 思虑太多,总在内心的方寸之间挣扎,那么生活也将陷入杂乱无序。 学会为情绪减负,不做无意义的内耗,才能摆脱焦虑与困苦。 03.圈子节能,不做无实效的社交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奉行“朝中有人好办事”、“朋友多了路好走”的办事原则,不停穿梭在各种各样的饭局和酒局。 他们就如同孔雀开屏一样,想通过吸引别人,妄图攀附关系。 可如果自己没有相匹配的资源和价值,那么即使交换再多名片,也不过是被设置权限的“僵尸朋友”。 无效社交越多,人越容易迷失在虚假的热闹繁华里,到头来镜花水月一场空。 前段时间,朋友大郭刚成立一家广告公司。他对于“人脉就是资源,资源就是生意”深信不疑。 于是,大郭在创业初始,面对各种邀约,他一向是来者不拒。 他辗转于各个名利场,乐此不疲。 倘若有一个意向客户出现,大郭便忙前忙后地应酬,极力恭维。 他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陪客户吃饭喝酒聊天上,想以此增进和客户的关系。 就在大郭自信满满等着签单时,曾经一位被他倾情招待的客户,却将广告业务投给了其他公司。 客户告诉大郭:“对于重要的业务,还是得和经验丰富的公司合作。” 言外之意,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无伤大雅,但是妄想靠着这点所谓的人情谈生意,不过是大郭剃头担子一头热,自以为是罢了。 此时,大郭才明白,并不是认识了什么人,就能成什么事。 所谓的圈子和人脉,不过是成年人在名利场粉饰出来的逢场作戏。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曾说过: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 只有将自己修炼得更加强大,那些你想结识的人脉,才会主动向你靠拢; 只有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那些你想得到的资源,才会水到渠成地发挥价值。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定期为朋友圈“瘦身”,提高友谊的含金量。 拒绝无效的社交,把最好的时间留给自己,让每一分钟都为未来增值。 04.梅娘说 梭罗说: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节能简单的生活,并不代表人生的乏味和单调;相反,它更能打造出一个高级感的人生。 如果我们想要将一生过得充实丰盈不留遗憾,一定要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言语节能,及时止损,大辩若讷,方显智慧; 情绪节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接纳诸我; 圈子节能,减少社交,精简朋友,用心经营。 余生,请把生活过成“节能模式”,在自己的节奏里笙磬同音,喜笑盈腮。 香港服务器 http://www.nj0827.net/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