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专家的脚不能下田地么还摆拍?跟袁院士相比,一下子高下立分啊!

2022-11-04| 发布者: 康保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近日,“贵阳一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专家铺地毯下地”的视频引发关注。有网友猜测,活动方是砍了玉米腾地方给专......
环保购物袋 http://www.huanbaodai.net

近日,“贵阳一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专家铺地毯下地”的视频引发关注。有网友猜测,活动方是砍了玉米腾地方给专家铺的地毯。“现场铺的肯定不是地毯,也没有砍玉米。”9月1日晚,贵州农科院一内部权威人士回应记者称,网上存在一些不实报道,此事还在调查之中。

“专家的脚不能下田地么”?9.1号贵阳,有一场玉米田间交流活动,邀请了专家实地考察玉米田。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要在玉米田里铺上地毯呢?有网友说这是特地砍了几排玉米,临时铺出一条路,怕弄脏了专家的鞋。什么专家这么娇嫩啊,都不能踩泥地,何况还是研究农业的专家。前后这么多摄像机,是真的来进行学术交流,还是来摆谱走穴的?对这类专家,我只有一个字送他!

该不该铺,还是要看情况的,这让我想起了袁老。2021年的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就转到长沙住院治疗,5月22日逝世。如果能够重来,我相信当时的人恨不得用尽所有办法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对于不少老专家,作为组委会这些问题是需要考虑的。比如新闻中提到由于8月26日晚间刚下过雨,早上参观的时候,考虑到试验田基地是一个坡地,下雨后地面非常滑,只要有一个人摔倒,就可能导致一片人摔倒。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会务组负责铺设了这种土工布。这种情况下,考虑摔倒问题就是应该的。而且这些专家是到当地开会,不是种田的,因此让他们临时更换服装鞋靴,可能成本会更大。所以主办方铺的了土工布。最后批判专家也要分类型。我觉得批判专家也要批判那些网上瞎比比的专家,对于做事情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少一些批判吧。当然,你要是认为农业专家就是种地的,那另说。

专家一出来就能明确一个品类,红色地毯才叫地毯。国内的专家都很务实,很较真。从大桥侧翻到房屋公摊,从教材插画屎尿诗文到食品安全,从吃住行到艺术,哪一行哪一业能少了专家?现在倒好,专家考察一下玉米,都能生生走出嘎纳节的风光!猫步迈的挺好,真的挺好,充满六亲不认式的气势,拉风爆了。农业必须要接地气,农业专家却不一定需要。农业专家需要的是有潮,需要的是有风度,需要的是与时俱进。专家更需要对民众的批评较真,但却从来不这样对待专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康保信息港 X3.2  © 2015-2020 康保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