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泌尿外科预约挂号 https://myyk.fh21.com.cn/hd_22279/4548.html 古典君 熹里话: 在烦躁的日子里,把生活过得有闲趣,不止盛夏,不止今朝。 文l古典君 来源l古典君(ID:igudianjun) 俗语有云: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尤其是在入伏后, 消夏避暑, 便成了所有人的盛夏大事。 自古而今,人们苦热久矣, 炎炎夏日,只盼一阵凉风。 不过, 凉风何时来,须得问天, 盛夏风雅事,还得问人。 想起,老舍先生曾言: 天气是热的, 可是一早一晚相当的凉爽, 还可以做事。 会享受的人, 屋里放上冰箱,院内搭起凉棚, 他就会不受到暑气的侵袭。 纵使苦夏难熬, 但消夏寻凉,也得有格调。 用风雅的方式,富养自己, 便是这个夏天,最好的修行。 01 居·一间凉室 盛夏时节, 最惬意的事情 莫过于赖在空调房中, 望窗外绿意斑驳, 听夏蝉嘶声鸣叫, 阵阵凉风拂面, 淡淡花香扑鼻。 蓦然,想到苏东坡《洞仙歌》中一句: “水殿风来暗香满”。 击水生风,风吹香叶, 清风飒爽,满室飘香, 这样的盛夏, 祛暑去燥,只留清欢。 图|南宋李嵩《水殿招凉》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亦得用心, 若有一院,便足以避过这烦夏,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 这是林语堂先生的快事, 也是大部分人的夙愿。 在微凉夏夜中,手持一轻罗小扇, 或是效仿汪曾祺先生, 睡竹席,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 横七竖八一躺, 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院子中,少不了种菜养花, 在花草树木的作用下,何愁空气不清凉? 房前栽种桃李,屋后蔷薇盛放, 微风吹动纱帘,香气溢出庭院。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样的生活, 兼具凉爽风雅。 是的, 盛夏,也要活得风雅, 但只有住在风雅里,才是真风雅。 在人人厌倦苦恼的日子里, 依旧固执地眷恋着凉室中的 风花香气。 执着于雅致,执着于诗意, 这,就是富养自己。 02 饮·一碗清凉 “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 夏天,少不了吃得清凉, 于盛夏时节,闲逛在千百年前的街头, 除了一杯清茶, 还有琳琅满目的“冷食”可供挑选。 若有机会,跟着杨万里到宋代走走,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一份冰酪,甜过舌尖,甜上心尖; 或者,到李重元的词中看看, “沈李浮瓜冰雪凉”的惬爽, 千金难换。 还看今朝,在全国各地的解暑饮品中, 当属北方酸梅汤和江南绿豆饮最具盛名。 徐凌霄在《旧都百话》中写过: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 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 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 而梁实秋也说过, “酸梅汤,是夏天的标配。” 一颗小小的乌梅,冰镇后可增一份甘甜, 那同样可爱小巧的绿豆, 也有万千种做法。 最传统的绿豆汤,色清味甜, 加上薄荷水和满满的小料, 便成了老苏州人,记忆里的味道。 一碗冰饮,一口清甜, 冰块浮沉, 溢出的,是心旷神怡, 造就的,是满身诗意。 伴着一碗清凉,闭目, 倾听一曲琵琶, 细嗅满院荷香, 此等雅事,怎不生雅趣? 03 读·一首小诗 入伏,身体上的清凉, 远不如精神上的舒爽, 而富养精神的最好方式, 便是读书。 恰如林语堂先生所言: 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 得新知,增学问, 广识见,养性灵。 读书,不仅使人聪耳明目, 更能让人开阔胸襟,陶冶性情。 不如,捧一本好书,寻几首小诗, 痛痛快快读一场! 唐诗宋词也好,现代诗集也罢, 在每一首诗里, 读出自己的故事, 那是诗人笔下的感情, 穿越时空而来的共鸣。 穿越,回宋代, 跟着杨万里的脚步, 尝“梅子留酸软齿牙”, 看“芭蕉分绿与窗纱”; 泛舟湖上,偶遇苏轼, 深感“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穿越,到诗人顾城身边, 看一个接一个夏天,变得活灵活现。 中午的影子让我忧愁, 它向西边就飘过去了, 一枝枝都像水草的叶子。 一个夏天就这样生活, 水湾平静地流着洪水, 一支歌唱出了许多歌。 诗人写诗, 写的是经历,留的是感情; 而我们读诗, 读的是滋味,品的是生活。 七月伏天,在诗中寻找风雅, 既是陶冶情操,也可修身养性。 一直相信,诗读得多了, 容颜自在改变,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灵魂得到滋养, 内心便会丰盈。 04 养·一颗静心 入伏后,最大的困扰, 就是内心的烦躁。 窒息的空气,燥热的环境, 疲惫的工作,麻木的生活, 无一不扰乱人心, 无一不禁锢灵魂。 《黄帝内经》中有言,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尤其是在盛夏,养一颗静心, 便是富养自己的最好体现。 若问,何为养心? 或许,丰子恺给了我们答案: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禁,再一次想到了苏轼, 那个历经三起三落后, 仍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男人。 一生颠沛流离,从南漂泊到北, 吃尽了苦头,尝尽了酸辣, 末了,他却依旧在浅唱低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一份豁达, 来自于一颗不问世事的静心。 无论外界有怎样的风雨, 我自心态平和淡然; 无论周遭怎样困厄, 我都能在心中,开一片繁花。 巧的是,于丹教授也曾传达过相同的主张: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 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患得患失的人, 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 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人生在世, 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生。 入伏, 做风雅小事,富养自己。 居一堂庭院凉室,饮一碗沁凉冰爽, 读一篇舒心短诗,寻一颗平和禅心。 在烦躁的日子里, 把生活过得有闲趣, 不止盛夏,不止今朝。 学会富养自己, 才能活出生命最佳的状态。 作者:古典君。来源:古典君(ID:igudianjun),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平台,讲述文化背后的故事。本文【古典君】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