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开发者都“跑路”4年了,用户还舍不得删这软件

2023-05-07| 发布者: 康保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2007年,iPhone一代发布。乔布斯说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因为它有3.5英寸超大屏,内置了加速计、近距离感应计、......
侯孝贤执导电影

2007年,iPhone一代发布。

乔布斯说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因为它有3.5英寸超大屏,内置了加速计、近距离感应计、光线感应,最重要的是——iPhone带来了Multi-Touch多点触控,你可以用多根手指同时操控屏幕。

当乔布斯在发布会上双指捏合和拉开,来放大缩小一张照片时,全场沸腾了。

你要知道,那会手机基本是单点触控,它们要放大缩小照片:有的要进入菜单,选择放大/缩小,有的是点进度条旁边的+/-号键。

多点触控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手机交互模式,为以后各种“手势”奠定了基础。当然,也催生了一批伟大的App。

Clear就是其一,一款ToDoList(待办事项管理)类软件。

Clear对“手势”的利用,刷新了当时人们对软件交互逻辑的认知。用一个设计师的话说,Clear满足了那些注重交互设计的设计师“性幻想”。

而对用户而言,Clear就是一个跨越时代,来自未来的App。

2012年1月Clear正式发布,一上来就拳打愤怒的小鸟,脚踢WhatsApp,登顶AppStore榜单。

第一次打开Clear,你可能会有点懵逼,屏幕里只有自己的任务列表,没有菜单栏,没有交互按钮。

“这怎么用?我怎么返回上一层级,又怎么新增任务。”

无论10年前还是现在,软件UI再怎么更新换代,基本框架都没变,有TAB栏,各种前进返回按钮。

比如2012年4月,微信4.0就是这种页面了。

你别说当时ToDoList软件是啥样,就是2023年,市面上99%同类产品也都如下图所示,页面上有各种明确的交互按钮。

左Things右Sorted

那么在2012年,没有按钮的Clear怎么实现交互?

虽然它看着毫无头绪,但只要上手随便乱划两下,你就知道它的操作逻辑了。

左划删除,右划完成,再右划即可撤销/恢复任务。

当然这个操作并不算多领先,微信在那会也能右划删除。

而Clear高级就高级在,它把整个App都融进手势操作里了。

比如说,新建任务。在Clear里,待办事项自下而上,颜色是逐渐变亮,也代表着任务的优先级。如果你要新建任务,点击黑色空白处,它会新建在最底下。

如果你要新建一个高优先级的任务,就下拉列表,新任务就会出现在最顶上。

那如果是要在两个任务中间,创建一个新任务呢。惊艳的来了,你可以用双指撑开这两个项目,随后添加。

同样惊艳的,你要返回页面,双指捏合即可。就好比现实中,我们双手合上推拉门一样。

最后,调整任务的顺序,就是长按它,就像把它抓起来一样,随后移动。

我认为Clear的设计理念源自于现实,在追求一种“直觉”。

你可以把所有任务看成堆起来的木板。要在木板之间放一块木板,就是用手先扒拉开2块木板,再塞新的进去;哪个木板不需要了,就从侧面推出来,放在最底下。

不光是交互逻辑出色,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动图,会发现Clear的动画也非常丝滑。

完成任务时,它是先变成绿色,然后「滑」下去,并渐渐变暗的;在返回上一层级时,下一层级是先被捏合到一起,再返回的;扒拉开2个任务时,新任务是从“对折”状态展开的。

这个设计,在今年还被网友认为是一种“高效好看的UI折叠方式”。

可能你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些交互就一般啊,平时用的不少App也有类似手势。

那就对了。

如果一款十几年前的产品,你现在看起来,不觉得过时和老土,挺正常的,那么对一个2012年的人来说,它就是设计超前,“来自于未来”。事实也证明如此。

短短几年内,Clear拥有了250万用户,获奖无数,纽约时报,TechCrunch等各大媒体都推荐过它。

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在智能机飞速发展的年代,优秀的App也一个接一个诞生。

不知何时,Clear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它自己也近乎于停滞的状态。

时间来到2018年,很久没更新的Clear发布了新版预览的短片,展示一些新功能,让大家兴奋了很久。但没几个月,新功能还未上线,便被同行“借鉴”。

于是,在发了最后一个推特,交代一些事情后,Clear开发者闷头做软件的计划,正式开始了。

但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过去了,新版Clear毫无音讯。而Clear官推底下,成了粉丝们单相思的大型现场。

最常见的就是老用户在Clear官推下催更,而Clear在2019年消失后就没回复过。

还有的粉丝,从得知新版消息后的兴奋,逐渐变成了失落。

甚至还有用户被迫放弃Clear时,会跑来留言,像是和多年老朋友来一场告别。

也有死忠粉每天看着它的图标,一种复杂的情绪涌在心头,最终还是舍不得删掉它。*(这个评论我找不到截图了,大概意思是如此。)

4年了,就当人们心灰意冷,都坚信开发者早已放弃这款App时,Clear“诈尸”回归了。

官方推特突然营业,放出了全新版本的预览视频,并向部分用户开放了测试资格。曾经的用户也都纷纷捧场转发,喊着青春回来了。

世超也成功问他们要到了测试资格,在体验一番后,我觉得味道太对了。它依然保持自己的全手势操作设计,捏合返回,下拉创建。

这块我就不多重复了,和初代版本没区别,我想讲讲新版的动画效果,用“Q弹”形容都不够。

比如滑动切换主题,它在变换颜色的同时,整个屏幕还会微弹一下,就跟果冻一样。

清除已完成项目时,也是一样。你按住屏幕后向上拉,就会出现颤抖的“Clearitems”。

释放后,就像是抖了一下地毯,整个页面弹了下。接着,“items”几个字母也和灰尘一样,掉了下来。

新版Clear的UI,我认为也领先于同行。Clear每一个主题都有对应的渐变色,如果你的任务足够多,滑动时就会发现一种渐变美。

切换主题时,图标也会跟随主题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Clear还带来了很多用户需要的“提醒”和“重复”功能,当你想给任务加一个提醒时间,直接输入自然语言就行。

比如输入:“和同事吃饭明天下午4点”,它就会自动识别,在明天下午提醒我。(这功能不少ToDoList软件也支持)

同样,如果有任务需要重复,也是输入文字告知。(中文支持还不够好,世超输入英文才触发)

除了这些,Clear在设计上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新增任务时,不同触发方式有不同气泡声;连续完成任务时,音调会越来越高;以上这些新特性,大家很快就能体验到了。

虽然Clear新版本准备如此之久,挺让人费解的,但无论如何,它回来了。

世超用过很多ToDoList类软件,付费免费都有,它们的交互和UI基本都差不多,没有太多惊艳的味道,唯独Clear除外。对于那些偏爱交互和动画的用户来说,Clear绝对是他们的心头好。

尽管Clear这种“极端”设计理念,注定不适合所有人,不会被每个人接受。但我希望这类软件可以多一点。

多说两句:在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的那些年,无论国内外,各类创意软件不断涌现,百家争鸣,很多开发者甚至愿意为App认真拍一则宣传片。

而我们,每天也都在体验着新颖的功能,冲刷着自己的认知,就像刚踏入魔法世界一样。

尽管,现在的App在很多方面都比当时要完善得多,但我还是怀念那个时候,那个充满新奇的年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康保信息港 X3.2  © 2015-2020 康保信息港版权所有